OTT GEAR軍規戶外

  • 訂單查詢
    購物說明
我的購物車
讀取中...請稍候




  • OTT購物懶人包 #1【全系列抗彈板選購指南】

      AR500 Armor【S2 IIIA 抗彈軟板】2片一組 點我看商品   2片M號:原價 $11140 目前優惠 $9800 2片L號:原價 $12500 目前優惠 $11000     AR500 Armor【A2 III+ 抗彈鋼板】2片一組 點我看商品   2片M號:原價 $20600 目前優惠 $18000 2片L號:原價 $23400 目前優惠 $20600     OTT【OUTTECH IV級雙曲面抗彈板】2片一組 點我看商品   2片M號:原價 $13000 目前優惠 $9999  
    購物懶人包
    Read
  • OTT小學堂 #12【如何選擇抗彈板的尺寸】

    穿著抗彈背心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護身體的重要器官       首先,您要測量兩個數字: 1.胸部寬度:兩個乳頭之間的距離。 2.胸部高度:從胸骨上切跡(鎖骨窩下緣)到肚臍的長度,再扣除2~3吋(約5~7.5公分),避免蹲坐或行動時壓迫到腰帶裝備或行動靈活性。 藉由量測數字,選擇最接近它們的抗彈板即可。 以身高與抗彈板作挑選依據的話: ○身高在155公分以下,可以選擇一般尺寸 08x10 inch ○身高介於155到187公分之間,可以選擇一般尺寸 10x12 inch——M號抗彈板 ○身高在187公分以上,可以選擇一般尺寸 11x14 inch——L號抗彈板 可參考現有的抗彈產品
    知識小學堂
    Read
  • OTT小學堂 #14【軍用彈藥箱符號解密】

    我們過去接觸上萬顆各式種類的美軍彈藥箱、物資箱通常只跟顧客說明這是7.62彈藥箱;那是.50彈藥箱而很少跟客人說明彈藥箱上面的符號、編號或字母的意思軍用彈藥箱外面的符號、編號可以幫助部隊快速識別該箱中的彈藥為符合現代聯合作戰環境使用符號則可以不透過語言讓不同國家的單位使用同一批戰略物資如果看完之後,你在路邊踢到彈藥箱你光看外表就能知道到裡面裝的東西是不是你要的了    
    知識小學堂
    Read
  • OTT小學堂 #16【手電筒挑選指南-1】

    要選擇一支適合自己的手電筒不簡單 身為經銷商的我們,除了引進最優秀的產品給各位挑選外 也會依照顧客實際需求,更進一步判斷哪款 ​ 通常我們會按照以下選購方向,依序詢問與介紹給顧客:   -需求 -光型選擇 -續航 -耐用性 -操作方式 ​ 透過這篇文,或許能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手電筒 ​ ———————————— ​ 1. 確定使用需求   ・日常攜帶(EDC): 怎麼配戴會是主要考慮方向 其性能通常不會做到很強大   推薦商品: 日常放口袋選細、輕、薄——Nitecore EDC23、Olight Diffuse、Klarus E5 掛鑰匙上的鑰匙燈——Nitecore Tiki隨身手電筒   ​ ・戶外
    知識小學堂
    Read
  • OTT小學堂 #17【手電筒挑選指南-2】

    身為經銷商的我們 ​ 除了引進最優秀的燈具相關產品給各位挑選外 也會依照顧客實際需求 更進一步判斷哪款手電筒適合對方 上一篇我們了解完電筒選購時的需求與光形後 接著就是   -續航 -耐用性 -操作方式   藉由實際上的「硬體設計」來接續選擇符合自己個性的手電筒 ​ ————————————​   1. 電池與續航時間 相信這是所有人最在意的一點 因為燈再怎麼好,沒電就是沒電,亮屁💥 ​   ・可更換電池 最明顯的優點「可更換」 常見大容量離電池有18650、21700、CR123A電池 除了適合長時間使用,續航力佳外 也是推動高強度燈珠的關鍵 簡單說就是,電池
    知識小學堂
    Read
  • Bail Out Bag實測 #1【三寶爸的EDC萬用包】OTT實測專欄

    5.11 Bail Out Bag 是一款具有大型攜帶量的單肩背包,其設計核心理念有: • 快速反應 → Rapid Response • 車載攜行 → Vehicle-Ready Deployment • 彈藥優先 → Ammo-Centric Loadout • 短時間戰鬥 → Short-Duration Engagement Ready   從設計核心邏輯,就能了解到,這顆包應對的範圍,標定在「處置緊急情況與應變」的狀態,這也是我選擇它來當:避難包、醫療包的原因。當然,身為三寶的爸,有時我也會在包裏放入尿布,或是奶瓶、奶粉等物,但隨著孩子們成長,包內的物品就越來越偏向「醫藥」和「避難可用」的取向。 5.11 Bail Out Bag 已
    商品實測專欄
    Read
  • OTT小學堂 #9【淺談抗彈的原理與作用】

      在和各位提過抗彈防護的效果後,現在讓我們來簡單地看一下,達成防護效果背後的作用與原理是甚麼?眾所周知的,子彈造成殺傷的三大關鍵效應在於:1.對人體組織的破壞與擠壓2.因為子彈的動能壓力在身體組織形成腔室3.物理動能帶來的震波破壞組織與血管系統而抗彈防護的材料,則要在這三項效應發揮並造成傷害前,達到:A.吸收子彈動能並重新分散衝擊能量B.減緩或阻擋彈頭和破片的貫穿威力這兩項效果。攔住彈頭的過程彈頭擊中板子後,被打中的區域會開始破壞子彈的構型;抗彈材料則同時吸收貫穿的能量。隨著能量降低,彈頭持續解體,速度
    知識小學堂
    Read
  • 軍事專欄 #12【關於美軍公發抗彈板 番外篇—ESAPI 抗彈板的檢測、保養與維護】

    除了使用專業儀器或超音波來檢查外,前線人員在每次任務出勤前,都建議做一次目視+聽覺+手感的基本檢查。只要出現下列任一狀況,就必須繳回: 1.轉一轉 2.扭一扭 3.泡一泡    1.外層包覆材料受損,露出內層的陶瓷材質。 2.抗彈板本身破裂,或輕晃時聽到碎片碰撞聲。 3.用手輕扭防彈板時出現尖細「喀吱」聲。 4.後方的背襯纖維層與陶瓷層分離。 5.捏住板外緣約 1/2 吋範圍,明顯感受/聽到陶瓷碎裂。 6.曾被子彈或破片擊中的抗彈板,一律報廢。 ​ 軍用陶瓷抗彈板與防彈背心在設計時必須通過極端環境測試。根據美軍公開的技術文件,以美軍
    軍事專欄
    Read
  • 軍事專欄 #11【關於美軍公發抗彈板 下篇—不同版本的 ESAPI】

    ESAPI後面有寫Rev. A / B / C / D.....是什麼意思? 在軍品、尤其是抗彈板(如 SAPI / ESAPI)的開發過程裡,後綴的 Rev. 代表是 Revision(修訂版),意思是同一個型號的軍品、抗彈板在研發或服役期間,根據實測、戰場回饋與製造改良所進行的「版本更新」,可以理解就像Android、 IOS 或 Windows 軟體更新。 為什麼會需要不同 Rev. 的版本? 1. 戰場回饋: 實際在伊拉克、阿富汗戰場使用後,前線士兵與單位會回報他們在使用上遇到的問題(例如抗彈板重量過重、易碎裂、邊角不耐摔、抗多發打擊效果不佳等)再透過版本的更新迭代去優化修正
    軍事專欄
    Read
  • 軍事專欄 #10【關於美軍公發抗彈板 中篇—抗彈原理與材料】

    ESAPI 的設計原理與材質 ​無論 SAPI、ESAPI、XSAPI,甚至是民間廠商的抗彈板,其防護概念均以「陶瓷層負責擊碎、破壞、分散彈頭,纖維層負責吸收動能、減緩衝擊力」為核心去做的雙層設計。外層高硬度陶瓷在彈頭撞擊抗彈板的瞬間破壞掉彈頭,使金屬彈芯迅速鈍化並分散動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例如 Honeywell Spectra)的背襯則負責吸收剩餘動能並降低抗彈板受擊後的背面變形量(Backface Deformation, BFD),避免破片與彈片濺射傷及人體。 ​ SAPI 板使用的陶瓷多為碳化硼(B4C, Boron Carbide)或碳化矽(SiC, Silicon Carbide
    軍事專欄
    Read
  • 軍事專欄 #09【關於美軍公發抗彈板 上篇—從 SAPI 到 XSAPI 的演進】

    什麼是抗彈板? 抗彈板(Ballistic Plate),又俗稱插板(Insert Plate),是一種裝在防彈背心(Plate Carrier 或 Body Armor)裡面的核心防護裝備。它的作用在於提升單兵的防護等級,抵擋更高威脅等級的子彈、破片與彈片。在現代戰爭與特種執法環境中,抗彈板已成為個人防護裝備(PP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的核心之一。 抗彈板通常會依照美國 NIJ 標準(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劃分等級,從能防護手槍子彈的 Level IIIA,到能攔截高威力穿甲彈的 Level IV。而美軍在實際作戰中使用的抗彈板體系,則以 SAPI(Small A
    軍事專欄
    Read
  • OTT小學堂 #20 【美國逃難自衛就是槍支彈藥,台灣可以怎麼做?】

    美國逃難自衛就是槍支彈藥,台灣可以怎麼做? ⮕ OTT粉絲專頁原文   在美國,許多人面對戰爭、暴動或災難時,自衛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依靠槍支與彈藥。 然而,在台灣,法律對槍械持有管制嚴格,民眾無法以此作為主要防衛手段。那麼,如果面對戰爭、內亂或重大災害,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呢? ​ 「自衛不是戰鬥,而是防護與生存」 面對危險,最重要的原則是:避免、嚇阻、保護、撤離。這比單純依靠武力更可靠,也更符合法律與現實條件。 ​ ●避免:選擇安全移動路線、避免人多的聚集區域。 ●嚇阻:用物理或心理手段讓潛在威脅遠離,例如
    知識小學堂
    Read
  • OTT小學堂 #19【台灣逃難必備 TOP30 物品:生存、保護與撤離全攻略】

    台灣逃難必備 TOP30 物品:生存、保護與撤離全攻略 ⮕ OTT粉絲專頁原文 ​ 面對突發災害,無論是地震、颱風、火災,甚至是戰爭等危機情況,事先準備一個 抓得走、能救命的背包 是最重要的安全措施。如何在緊急情況下保護自己、家人,並維持生存能力,是每個人必須思考的課題。本文整理了 台灣情境下的個人逃難 TOP30 必備物品,讓你快速了解如何準備最實用的裝備。 ​ 一、水與補給:維持生命的第一步 ◆瓶裝水(建議每日每人至少 3 公升,至少準備 3 天份) ◆可折疊水袋 / 水壺 ◆水質淨化片或濾水器 |水是最重要的生存資源,缺水會比缺食
    知識小學堂
    Read
  • OTT小學堂 #15【止血帶購買指南】

    止血帶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 世紀​當時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使用皮革和青銅製成的止血帶。根據記載,中世紀戰場止血帶還有其他用途,它們是一種簡單的絞索。 1785 年,吉爾伯特·布萊恩爵士 (Sir Gilbert Blane) 主張,在戰鬥中,每個皇家海軍水兵都應該攜帶止血帶: “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士兵在得到救助之前就流血過多而死,或者失血過多而無法進行手術。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有人提出,並且在某些情況下也實行,讓每個人隨身攜帶一條吊襪帶或一根繩線,以便在出現大量出血時包紮肢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止血帶的使用逐漸減少
    知識小學堂
    Read